紅火蟻 (1)
2019/12/31 點擊量:4875
紅火的生物習性
紅火蚊屬于昆蟲綱膜翅目蚊科家蟻亞科火蚊屬,是高度分化的社會性昆蟲。由于它多為多蟻后制種群,繁殖防制難度也較大。紅火蚊原產于南羹,現已擴散蔓延到北美,澳洲,亞洲,和東南亞等地。1999年我國臺灣地區首次發現2005年在我國廣東省吳川,深圳及寶安一帶也發現紅火蟻,目前其危害主要發生在珠江三角洲一帶。以及香港,澳門,廣西,福建,湖南的部分地區。
紅火蟻一般是通過自然遷飛進行傳播,但主要是通過人類行為來協助傳播,如污染的草皮,苗木、盆景及集裝箱,貨物包裝等粘附的土壤都是傳的途徑。紅火蟻主要入侵草坪,綠化帶,苗圃,、高爾夫球場,荒地,田埂、河岸、電線桿基部,堤壩,學校,房屋墻角以及盆栽植物,垃圾堆,肥料等地,能嚴重破壞生態,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農業生產中的大敵,而且紅火蚊對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腹部末端的鱉針會叮人的皮膚,井注入毒液,使人產生疼痛懲,出現紅腫小膿癡,有的會過敏而休克,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目前主要是采用化學藥劑即農藥)的防制方法這類方法:
這類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蟻丘進行噴酒,灌穴和撒布等方法,這些方法多采用觸殺性農藥;
另一類重要方法是采用餌劑誘殺的防制方法。
這類餌劑基本可以分為:
化學藥劑和昆蟲生長調節劑兩大類,也稱快速和慢速防制方法。昆蟲生長調節劑是模擬昆蟲自身的保幼波素的作用經過紅火蟻食物交換后,可破壞蚊后的繁殖能力,阻礙工蚊的生長發育,防止蟲卵的翔化,能比較持久有效地達到控制紅火蟻的目的,但由于見效慢,常常不能滿足立即撲滅疫情的需要,各國在防制操作上因地制宜,通常采用幾種方法相結合的控制策略,紅鼎紅除蟲采用比較先進的防治手段,減少使用化學藥劑,降低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同時還有物理防制方法:
如沸水法,水淹法,液態氫,清潔劑,臭氧等方法,但這些方法一般只能達到降低入侵紅火蚊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