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 (3)
2019/12/31 點擊量:4791
蚊子生物習性
蚊子全球已知品種約有3200種,我國記載也達360余種陸寶麟著1987卸),在傳播疾病方面主要有:按蚊,伊蚊,庫蚊。
蚊類除叮刺,隕擾人熒外,主要的危害在于能傳播多種傳染病:如瘧疾絲蟲病,乙腦,登革熱等。
蚊屬完全變態民蟲,產卵于水中,經幼蟲,蛹到成蟲狀態,整個過程,在適宜溫度和食物充足的條件下,約需7-12天。
大多數的蚊需吸血后才能產卵,雌蚊在吸血后,尋找比較陰暗,蕭濕的場所棲息,不同的種類,棲息的場所也有所不同。蚊子的活動范圍一般認為有200-1000M,叮刺的高峰期也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區別:按蚊,庫蚊是晚上活動,可剌的高峰是黃昏和黎明或子夜前后。而伊蚊在白天活動,叮刺高峰在上午和近黃昏的時段。
蚊蟲防治:
一、環境防治
國內的實撿表,對清除蚊蟲孳生場所是控制蛟蟲發生的基本指施1.下水道,陰溝的管理和改造,在流水入口采用活動擋板裝置。下水通堵塞造成的地面管道口積水生蚊。
2,排出無用積水,室內外以及花圃中閑置不用的各類容器,都應該翻轉倒放,以防聚集雨水生蚊。
3.有用積水的管理,養魚滅蚊,定期換水,井洗剛缸壁,缸底的蚊卵
二、物理防治(效果顯著)
坊蚊措施:紗門,紛窗,蚊帳,風簾幕或風道,鋁合金彈簧門等,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減少人蚊接觸,效果也最明顯。
三、化學防治
蚊蟲的化學防治包括用衛生殺蟲劑處理滋生地和殺滅成蟲兩方面。
滋生地控制:可使用衛生殺蟲劑處理滋生場所。
可對外環境進行空間噴活,也可在室內進行滯留噴灑